English

震撼心灵的“人类大音”

2000-03-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映实 我有话说

一年前,当梅洁接到关于“西部女童教育问题”的稿约时,面对这个难以把握的重大题材,我还不无担心地提醒过她一些什么。然而,一年多后,当这部厚重的书稿清样《创世纪情愫》终于摆上我的案头时,却远远出乎我的预料。我被书中提供的鲜见的生存困境和文化荒漠以及普遍的人类救赎精神所深深地震撼了。

当我掩卷于久久难以平息的激动之后,我想,对西部教育境况,尤其是女童教育境况改善的关心和努力,实在是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各级政权机构乃至每个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时代意识和世纪情怀。舍此,休想侈谈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女童教育并非孤立的教育问题,它实质上是关乎西部人口素质能否普遍提高以迎接西部大开发、能否战胜贫困以获得相对适宜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大问题、大事件。《创世纪情愫》(以下简称《创》)恰是从这些方面向我们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多年来鲜见的文本。

下面,我仅从两个方面提练一下本书写作的价值意义涵盖。

第一,面对西部女童教育怵目惊心的落后现状,应该说任何一位有相当文学表现能力的人,都可能会写出颇为抓人的故事,但仅停留于此并不意味着写作的成功。真正决定是否是大手笔,在于能否超越“事实”本身,借助作家已经具备的新理念、新思维以及社会学研究成果,提供给人们带有全球性意义的警示性认知,《创》书的成功之一就在于其摒弃了一种表面性“停留”而富有了一种认知性“超越”。作家运用情感充沛的文学语言和近乎学者性的多方位思考,激情而理性、尖锐而又不失偏颇、朴素而富有穿透力地演绎了一个世界性话题——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与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关联。

《创》书所以能达到较高的思想与艺术品位,首先取决于作家高屋建瓴、水乳交融般的理性分析,最终又以文学作品的情感力量,叩响出一曲“人类的大音”。当某些“新潮作家”以远离、消解“意义”为时髦的时候,梅洁却以作家不可缺少的良知与责任感,楔而不舍地去追寻、研究、思考“贫困与人类素质”、“女童教育与人类生存”的深层意义所在,并把阐释命题的“意义”,旗帜鲜明地作为全书的风骨。作家将西部教育尤其是女童教育放在西部开发、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样一个时代大格局中去剖析,揭示出其内在关联的精髓,由其翔实的考察资料和理性思考的力量,最终使《创》书成为一部具有世纪性“唤醒价值意义”的大书,成为一部体现人类情怀的大书。

女童教育所以值得以洋洋数十万言向世人提出“报告”,绝非仅出于对其悲悲惨惨、凄凄切切现状的人道主义关怀,从根本意义上讲,对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关乎着发展中国家与整个人类的命运。梅洁深知,要成功地把握这一特定题材,以其现有的学识和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在赴甘肃、青海、宁夏、贵州等西部四省考察的前后,曾用长达半年的时间,关起门来一气研读了近千万字的有关中外教育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宗教学、妇女学、环境学等重要论著,以及联合国有关人类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文献,之后,作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思想的飞跃使作品一开始就登上了一很高的起点。阅读《创》书,我们和作家一起发现,自1990年泰国宗滴恩“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之后,在一系列的世界首脑级会议上,在“全力解决好妇女儿童尤其女童教育”这一问题上,人类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共识,只有解决好“终身化学习”,才可能帮助我们从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桎梏中获得突围,从而国际社会提出了“教育社会”这一全新概念和全新目标,世界各国已经开始找回一个“千年的失落”。尽管这种“找回”太迟了些,但它毕竟使人类文明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阅读《创》书,使我们切实地获得关于“国家”、“民族”、“人类”、“生存”、“命运”等一系列人文真情。真实性和批判精神的担保,使《创》书具有了崇高的文学品质和地位。

第二,多年来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报告文学作家单是依靠观察问题的敏锐和激情是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生活的脉搏和发展的总体规律,唯此,创作的作品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也正是《创》书这部报告文学走向成熟之处。

固然,西部生存的艰窘是事实,西部环境的破坏是事实,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失辍学儿童也是事实,如果作家仅将写作的焦点停留在“暴露”和“展示”这些“事实”上,那么,作品的偏颇和幼稚便毋庸置疑了。《创》书最难能可贵的是:作家不仅看到了西部存在的生存与教育的危机和困境,而且更为生动地看到了已经广泛出现的社会救助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形成为一种“超越种族、信仰、宗教的人民对人民的支持”。从国际社会到各国政府,从教育工作者到各民间团体,从宗教领袖到无数有良知的个人,面对西部的贫困和成千上万失辍学孩子,开始了“精卫填海”般的救赎和搀扶,这是西部社会已经存在的另一“事实”。无视这一“事实”是不公平的。作家以大量实地采访的第一手材料,向我们如实报告了这一可歌可泣的“人类情怀”,也即伟大的“创世纪情愫”。我们从作家深情的叙述中,看到了20世纪一位伟大女性关于“要有强健的民族,必先从母性及儿童福利着手”的努力正在贫困的西部变为现实,看到了无数贫困的孩子“因为得到帮助而懂得了帮助,因为得到关心而懂得了关心”,这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希望和明天。

在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已经开始实施的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了《创》书写作的意义和精神,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家对民族、国家、人民命运的有效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